部门设置
Department Settings
中心
科普中心
检测评价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中心
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方向与活动内容
  • 现场科普讲座及科普活动
  • 中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验活动
  •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能力提升及培训
  • 化学化工科普展品设计开发
业务范围
  • 化学品安全实验室

    化学品安全:物理危险性鉴定、理化参数、定性定量、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报告、SDS/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公示标签

    运输条件鉴定:运输危险性鉴定书

    电池安全性能:电池SDS/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生态环境评价中心

    土壤修复工程:土壤和水质检测、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修复工程效果评估、农业土壤改良、盐碱地改良、矿山复垦、土壤修复材料全生命周期性能评价

    农产品重金属检测:农作物重金属含量鉴定分析


业务范围
  • 成分结构分析
  • 物性分析
  • 形貌微区分析

鉴定和测试服务热线

400-901-9801
业务范围
  • 安全评价、培训、咨询服务
  • 化学反应与化工工艺安全评估
  • 化工工艺安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服务
  • 化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 化工安全与应急装备研发与推广
  • 化工安全物联网、大数据研发与应用
平台资源及优势


顶尖的科普专家团队                优质的科普课程资源                专业的科普场地及配套设施               国际化科普交流平台

科普中心.png

重金属检测内容
设备名称检测项目具体项目标准方法
原子吸收仪Na、Mg、Ca、Ni、Cd、Pb等金属元素含量检测

原子吸收火焰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石墨炉定量分析

前处理(定容、稀释等)

微波消解前处理

酸碱前处理

《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70多种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

普通前处理

微波消解前处理

酸碱前处理

《HJ 781-2016固体废物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804-2016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仪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主要有Hg、As、Pb等

定量分析

普通前处理

微波消解前处理

酸碱前处理

《GB/T 22105.1-2008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离子色谱测定各种类阴离子和阳离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HJ 84-2016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大型仪器设备

分析测试中心+新.png

机构设置


1721882366491.png

主要产品
序号产品名称产品简介产品优势
01无铅PVC热稳定剂应用于PVC树脂加工中,防止加工过程中的热降解1、安全环保、不含重金属;
2、制品透明性高;
3、提升制品耐候性和抗小分子迁移性;
4、绝佳的分散性。
02无卤高效抑烟剂应用于各种高分子材料、阻燃涂层的加工应用,使燃烧产生的烟密度大幅度降低1、完全不含卤素,不含铅、钡、镉等重金属;
2、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
3、可与多种阻燃剂(磷系、溴系、无机类等)进行复配使用。
03紫外阻隔剂对紫外线同时具有物理屏蔽和光学吸收性能,提高产品的耐紫外老化性能1、极大延长沥青路面和屋面防水等使用寿命;
2、显著提高车辆轮胎中其他助剂的抗迁移性和抗老化性;
3、在乳胶漆等材料中使用提升抗紫外老化性。
04红外保温剂对红外辐射具有优异的吸收性能,可用于农业温室的LDPE膜、EVA膜、PO膜等基体农膜1、提升农膜保温效果,降低能耗;
2、与树脂的折光率一致,透光性好、防雾滴;
3、不含铅、钡、镉等重金属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
4、阻止及延缓小分子(如雾滴剂和增塑剂等)的迁移。
05吸酸剂去除聚烯烃树脂聚合过程中残留的酸性催化剂及重金属等物质1、吸酸能力更强、不易析出;
2、大大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06土壤修复剂应用于重金属污染的耕地修复、企业场地修复和盐碱地改良、垃圾渗滤液处理、重金属废水处理等涉及重金属和相关有机物污染领域的治理1、性质稳定,溶解度极低,抗酸性较好;
2、重金属选择性修复、绿色环保;
3、土壤中重金属离子高效锚定,且具有长效性。
07盐碱地改良剂应用于以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主的盐碱地土壤以及人为造成的盐渍化盐碱地土壤改良1、改良效果优异且具有长效性:改良后作物产量显著增加,并且总盐、溶解性Na+和pH显著降低,不易析出;
2、改良速度快:当季改良后的土壤上的作物即可达到优质农田的标准;
3、施工量和施加水量少:只需正常的土壤旋耕、平整和正常灌溉即可;
4、添加物总量少、成本低:添加的改良剂约为传统方法的三分之一,且成本有望继续降低。